Default Style 註冊帳號
Games Animation Forum

不顯示圖片
1 2 3 
~清談館~>[蟈聞胶肉] 被問母語係乜 林鄭:我唔答呢個無聊問題 | 陳馮富珍倡教師資格列明「愛國愛港」
david 06:58 AM 02-28-17
作者: :
教育局發放《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》,表明加強品德教育,如教導幼兒認識「中華文化及作為中國人的身份」,惟局方指不會有清單或硬指標,去評估國民教育是否達標;新指引同時建議幼兒以遊戲、兒歌形式接觸普通話。


2006年舊指引則表明幼兒需認識中國文化,從而建立國民身份認同。新指引則改為「初步認識中華文化及作為中國人的身份」。課程發展議會幼兒教育委員會主席李南玉解釋,此項修改旨在強調幼兒「集中認識自己」,而非國民教育,「希望用一個宏觀角度,以小朋友為中心,推出去,睇世界所有嘢……包括男女性別、家庭、社會以至國家」。


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吳加聲則指,品德教育評估不會有硬指標,「唔會有清單,要求老師剔做到乜、做唔到乜」,將透過觀察及與家長溝通檢視品德教育成效,惟未有正面回應如何檢視「作為中國人的身份」成效。


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則指,學生有機會於社會上接觸普通話,鼓勵幼稚園「好似講古仔、唱歌,畀小朋友初步接觸普通話」,又指幼兒未能分辨語音屬那一種語言,故不會混淆學習語言。


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,在幼兒階段建構社會、國家歸屬感亦屬合理,惟是否洗腦的關鍵在於教學方法,促局方公佈相關建議。葉續指,於幼兒階段以遊戲、兒歌接觸普通話等外語也合理,惟需注意教學時間比重,「要睇有無喧賓奪主……重心應該放在母語、即係廣東話身上」。
調校要趁嫰
回覆
stcdavidhk 09:19 AM 02-28-17
TBB昨日新聞只提:唔建議k1班寫字(同另一樣野,唔記得係乜)
然後訪問家長咁梗係讚成啦
回覆
KENSNAKE 09:36 AM 02-28-17
樓下幼稚園日日先播國歌再唱普通話歌。
回覆
sugihara 10:39 AM 02-28-17
多得k3本中國主題書
「日本人唔係中國人」,「美國人都上過太空」同埋「奧運會唔止體操舉重乒乓波」講到我口都乾
回覆
Thaws 11:11 AM 02-28-17
作者: sugihara:
多得k3本中國主題書
「日本人唔係中國人」,「美國人都上過太空」同埋「奧運會唔止體操舉重乒乓波」講到我口都乾
kwsk?
由手機版發出
回覆
sugihara 11:47 AM 02-28-17
作者: Thaws:
kwsk?
由手機版發出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...30820/18385984
幼稚園教科書,每期唔同主題,其他正正常常
但之前講香港已經嘔嘔地第一個景點走去介紹金紫荊...
呢本真係吹到啤啤聲,唔好話咩轉國籍咁深,淨係佢問到日韓星馬泰已經玩死我
回覆
真!DC 11:44 AM 02-28-17
點解係話日本人係中國人唔係講日軍侵華
由手機版發出
回覆
歌絲˙暮斯 12:00 PM 02-28-17
作者: 真!DC:
點解係話日本人係中國人唔係講日軍侵華
由手機版發出
要沾光時就話佢地係自己人, 筷子文化圈

要用歷史扮可鄰, 因為飽受侵略, 做錯野都情有可原, 就話佢地係敵人.
回覆
鈴蘭 12:22 PM 02-28-17
作者: 歌絲˙暮斯:
要沽光時就話佢地係自己人, 筷子文化圈

要用歷史扮可鄰, 因為飽受侵略, 做錯野都情有可原, 就話佢地係敵人.
丁蟹就係劣根性既寫照
回覆
怪人怪人 04:59 PM 02-28-17
係非常多學生哥平時講普通話,
o係街同工作場所都見過幾次d 應該仲讀緊書既年輕人,
係見有外人行埋去就特登轉CHANNEL 用普通話傾計
回覆
Rance 05:01 PM 02-28-17
我O係地鐵見到個先奇,
個阿媽同個兩三歲仔係度講普通話,倒轉頭同個老公兩個人自己講廣東話
回覆
Dyhalt Rushifar 05:27 PM 02-28-17
咁大家都知道講粵語好快就會冇人權,迫自己仔囡用煲果瓜好正常
回覆
真!DC 05:29 PM 02-28-17
學普通話方便移民台灣
由手機版發出
回覆
RPG之鬼 05:43 PM 02-28-17
中國式兒歌……聽過啲兒歌真係嚇親下,平平無奇既"洗白白"都可以唱唱下唱成起高樓大廈既地產商、炒股票賺大錢咁...

作者: david:
磁能線的嗎?
本書有歧視同誤導,邊個黃/白皮膚一定係中國人/美國人
回覆
sugihara 06:04 PM 02-28-17
作者: RPG之鬼:
中國式兒歌……聽過啲兒歌真係嚇親下,平平無奇既"洗白白"都可以唱唱下唱成起高樓大廈既地產商、炒股票賺大錢咁...
咁兒歌就度度都係咁嘅
倫敦橋都塌咗,鴨媽媽又唔見晒啲仔女
日本嗰啲直頭寫埋恐怖故事添
回覆
真!DC 06:07 PM 02-28-17
新移民?
以前大家放學都唔會講英文啦
由手機版發出
回覆
Rance 06:35 PM 02-28-17
可能而家中學生講大陸話先係潮呢,我地呢D老害唔會明
回覆
BRA武藏 04:06 AM 03-01-17
舊年去圖書館教暑期班
有個小學生話咩:「老師話中國係香港媽媽」
個館長即刻苦笑:「係呀?」
再俾左我一個想死的眼神
回覆
david 07:44 AM 03-14-17
又話拒政治入校園?政協報告叫委員入校推國教 吳克儉即表歡迎

作者: :


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之前經常指,不要把教育淪為政治工具,亦不可把政治帶入校園,親中團體亦不時將拒絕政治入校園掛在嘴邊。但全國政協會議早上在北京閉幕,獲通過的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,有關港澳部分,除加入了堅持反對港獨之外,更加入「助推港區政協委員走進校園開展國情教育活動」字句。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,報告內容不尋常,感覺是政治任務。


葉建源擔心此後,會出現國民教育事件翻版等對立現象,令國情教育變得偏頗,只集中單方向灌輸,強調學生需要就一件事件作多角度全面了解、獨立思考,才符合公民教育的概念,促請中央相信香港的學校和教師,可以專業和全面教導學生認識國家,而香港教育工作者不應受政治干擾。


吳克儉今日回應指,政府反對港獨立場清晰明確,港獨破壞一國兩制,任何港獨主張都不應在學校出現。國情教育方面,他指各學校都清晰支持基本法,以及本著專業教學原則和相關課程指引,一向運作良好,個別學校一直與政府及校外團體提供多元學習機會,明言歡迎熟悉及支持基本法的資深人士或團體,按學校需要支援學校。


至於如何確保不會洗腦或予人洗腦印象,吳克儉指基本法是最佳指引,認為要對學校的專業有信心。他認為如果認為是洗腦,就不要只用口講,要看有無證據。


政協委員譚耀宗認為,到學校向學生和家長介紹《基本法》的起草情況,讓青年人了解和知道更多,可以減少誤解。另一政協委員容永棋表示,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,回歸20周年,有需要讓年輕人深入理解一國兩制,了解國家過去與現在和發展,加強對國家認識。


2014年學民思潮計劃發起中學生罷課,聲援爭取真普選。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當時呼籲政治宣傳不應進入中小學,因為本港有青少年保護法例,校方和家長有責任保護未成年青少年,並確保教學專業自主,令校園有安靜環境讓學生學習。何漢權又稱,大專生與中學生不同,他們大多數人均已經成年,社會應容許大專生自行決定如何對政治事件表態,但中小學生則應予以保護。
口中說不系列
回覆
大山椒魚 09:57 PM 03-14-17
推幼園國教第一步一定係拆廁所
回覆
david 11:27 AM 06-21-17
林鄭擬重推國教
幼兒開始培養「我是中國人」概念

作者: :


月中才稱港獨未成思潮的候任特首林鄭月娥,與新班子登場前夕接受中央媒體聯合訪問時態度變得強硬,稱政府將對港獨嚴格執法,更要杜絕港獨對少年兒童的侵害,表明國民教育是必須要做,並要在幼兒階段培養「我是中國人」概念,中國歷史列入初中必修科。議員批評林鄭未上任便承繼梁振英衣鉢,藉港獨偽命題重推洗腦的國民教育。

據新華社報道,將於7月1日(下周六)上任特首之位的林鄭於訪問中指,港獨在香港完全沒有出路,相信絕大部份香港市民從沒有覺得港獨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,她指所有港獨行為均違反本地法律,未來特區政府必須嚴格執法,言論明顯與月初於有線電視接受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訪問時有別,她當時指,「呢個所謂港獨係咪去到一個思潮?我都有保留,可能係好小撮嘅人,我唔知佢嘅居心係乜嘢,就提出呢種完全不切實際、亦唔應該嘅言論」,與梁振英港獨論唱反調。

指不能讓港獨傳播

林鄭訪問中以普通話宣稱,特區政府會由教育入手,向社會大眾說明港獨對香港繁榮穩定的危害性,不能讓港獨在香港傳播。報道引述林鄭稱,尤其要杜絕港獨對少年兒童的侵害,國民教育是必須要做的,在幼兒階段就應該開始培養「我是中國人」的概念,並應該將中國歷史納入初中必修科目:「加大力度去讓孩子能多接觸中國的文化,那麼在學校以外的,就可以有多元的活動或者是工作,去讓我們香港的青年人,尤其是青年人,了解國家最新的發展。」

曾稱反對洗腦教育

林鄭又將「本土」與港獨分開,「香港情懷和國家觀念完全沒有衝突,我們既可以多讓孩子們了解香港的歷史、文化、政治、社會發展情況,同時也必須要讓他們有國民身份的認同」。
林鄭嚴打港獨之際,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接受《人民日報》訪問時亦稱港獨活動已公開化,指香港必須盡快完成《基本法》23條立法,不能無限期拖延,與近期京官接連炮打港獨一脈相承。
林鄭2012年上任政務司司長後,曾協助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處理國教風波,她當時曾指政府反對洗腦式教育,特別是對於正面價值觀與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,更加不應在教與學出現任何洗腦式的方法,政府最終擱置推行國教,豈料5年後林鄭似欲再推動國教。

香港眾志立法會議員羅冠聰認為林鄭此說凸顯北京自2012年國教風波後未死心,千方百計要重推,林鄭此說嚴如推行「變奏版國民教育」;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則批評林鄭對港獨的說法「畀人感覺係CY2.0」,因港獨一直是偽命題,「越多壓迫,只會越逼多啲人有分離思想,呢啲就係梁振英過去最鍾意做嘅嘢」。他又指要港人愛國,不是靠在學校唱國歌:「最重要係要睇個國家,有乜嘢值得人驕傲」,否則只是本末倒置、揠苗助長。

回覆
Dyhalt Rushifar 11:44 AM 06-21-17
一野脫歐,一野侵侵。
今時今日全世界又左化返,仲有邊個同你講港獨,又要打空氣呃HATE賺違穩費…
回覆
david 01:00 PM 06-22-17
幼稚園起的洗腦教育

作者: :
林鄭月娥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聲稱,會對港獨嚴格執法,並在幼兒階段起推行洗腦教育,強迫全港幼童自認「中國人」;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附和說:「幼兒教育作為切入點是很多國家的做法,教育是從小認識國家的官方途徑,家長及老師亦有『責任』從生活中『培養』學童的國民身份認同。」

由持有英國護照、堅拒放棄英國護照的英國人劉鳴煒,以及家人長期居英的林鄭來「指點」香港市民以至老師,實在特別諷刺。曾經接受訪問自稱不會送子女去外國讀書的梁振英一家,其子女都送去英國讀書,梁振英的太太唐青儀,其結婚證書上的姓名甚至擁有英國姓「Regina Ching Yee Higgins」。這些人口裏說要別人愛國、要別人做中國人,他們自己的行為,卻是用腳投票成為英國人;由一大堆英國人來教訓香港人不夠愛國,不夠認同自己是「中國人」,不是最大的笑話嗎?

在英國管治香港的時期,從來沒有強迫過香港人成為英國人,也沒有「國民教育」要香港人成為英國人,但中國人不但以百萬計逃港,更「打蛇餅」排隊歸化英籍;英國人甚至給予港人自由選擇,當年領取兒童身份證,以及成人身份證時,入境處職員會向每位學童查詢國籍,而香港出生者,每人可以自願選擇作為「中國籍」或「英國籍」;為何政權移交二十年了,中國政府不但無法說服香港人自願成為中國人,港人反而越走越遠,要「強迫」呢?

中國政府自97移交日起,強行「送」一個中國國籍予所有本地「華人」,而決定的方法居然是「種族法西斯」,由記錄的姓名以至外表「看似」中國「血統」來決定,而那些居港少數族裔則排除在外,例如藝人喬寶寶的印度籍太太來港定居22年,卻申請不到特區護照,實質上就是「中國人優先」。坊間一般的印象,因為英治時期入境處廣告太深入民心之故,以為身份證上的「三粒星」代表永久居民;事實上自97後三粒星的意義已改變成為「中國國籍」。那些非中國籍的香港永久居民,自97後就淪為香港的永久二等公民,不但無法領取特區護照,無權參加立法會直選,甚至因事離港,必須三年返香港一次,否則會被取消其香港永久居民資格。

反之由新移民住滿七年到雙非嬰,或者移民海外的香港人,則即使無限期離港,都可以一生保有香港永久居民資格,這就是對「非中國籍」最大的歧視。如今政府不但拒絕給予這些人「中國籍」的待遇,少數族裔甚至無法「入籍」,更要對所有香港兒童,包括這些非中國籍的兒童「洗腦」成為「中國人」。劉鳴煒在訪問中聲稱,香港年輕人應該有「國際視野」,那麼香港境內那些非中國國籍的幼童,究竟應該培養作為不同國籍的香港人的視野,還是「中國人」的視野呢?由不願做中國人,到根本不是中國人的,都必須被洗腦為愛做「中國人」,這是在歧視的傷口灑鹽。

愛國成為黨的工具

中共政府當然害怕港獨思潮,因為中共根本不怕「愛國不愛黨」,因為多數人一旦愛就會盲目,因愛國就會成為黨的工具,而連國都不愛,才容易保持清醒,不會被中共所利用;中共不需要你愛黨,因為愛國就夠了,只要國家獨裁的權力永遠掌握在中共手中,愛國就會變成愛黨,這是理所當然的事;幻想可以愛國不愛黨,不如國都不愛。

因此,中共千方百計就是要洗年輕人腦,只要香港的學生好似中國學生般變成「愛國憤青」,把內在的矛盾化為民族主義,燒燒日本車與抵制韓貨,才可以轉移視線,讓中共維持獨裁統治直至永遠。不愛國,看見中共的解放軍與坦克就只有作嘔,視為殺害人民的屠夫;愛國,就會有很多人幻想「大國崛起」,然後在中共的武器與軍事成就中迷失,一些民主鬥士老年失節,往往緣於此。要為香港保留民主的火種,這個意識形態的洗腦戰場,必須抗爭到底。

林忌
時事評論員
支那式忽思邏輯,正常人識條鐵。
回覆
david 07:40 AM 06-27-17
教育局國教問卷
教師斥內容偏頗

作者: :


教育局委託機構調查,要求中學教師填寫問卷,反映國民教育、《基本法》教育及「一帶一路」等課程實施情況。但有教師質疑問卷內容偏頗、有前設,「冇問你認唔認同(教育)課程、政策,只問你推成點」。

「點答都中招」

教局委託精確市場研究中心以不記名及抽樣方式,向約一百間中學發出「中學課程實施調查研究2016/17」問卷,了解中學課程實施情況,惟問卷僅要求教師從「非常不同意」至「非常同意」描述推行是否足夠。

有中學教師向本報質疑問卷偏頗,無問及教師對政策意見,亦無「不適用」選項,「最尾都係任由教育局詮釋」;進步教師同盟成員、中學教師施安娜亦收到問卷,她指問卷中提到「讓教師了解一帶一路對香港及國家發展的重要性」,「問題本身就有前設,講到明一帶一路重要」,「答『非常同意』可以話前線有成效,答『唔同意』,教育局又可以話唔夠、要加強」。

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亦批評問卷有陷阱位,「好嘅問卷應該包含所有可能性,至少有『不適用』」,這份問卷則「點答都中招」,可讓政府任意詮釋;問卷同時反映政府重視相關政策,「好似國民教育、《基本法》等都係咁重複,到你有啲數據,就可以用嚟谷大政策」。教局未有回應有否參與設計或審批問卷,僅稱會就此與受託機構保持溝通,確保資料反映學校課程實施。
涉露機密問卷可恥
回覆
david 07:15 AM 06-29-17
高分=愛國? 小學國教題目有幾深?

作者: :
即將上任特首的林鄭月娥表示,要從幼兒階段推動國民身份教育,培養學生的愛國心,令社會擔心洗腦式國教重臨。其實回歸廿年,小學常識科已逐漸加入相關內容。我們綜合多本常識科課本設計測驗,考考幾位立法會議員,究竟誰最有「愛國心」?

記者製作的題目,均參考由教育局審批,收入「適用書目表」的小學常識課本。測驗採填充題形式,每個答案佔一分,總分十四分。結果議員們大呼「好難」,最終由建制派議員蔣麗芸獲最高分,民主黨許智峯則「包尾」。

「區旗花蕊上的五顆星象徵_________。」(《小學常識》3下B,新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)

只有蔣麗芸答對,其他議員都答錯,其中教育界的葉建源答「不同階層」,紡織及製衣界的鍾國斌則寫上「五大民族」。(答案:香港同胞熱愛祖國)

「香港市民喜歡到不同地方,特別是______旅遊。」 (《今日常識新領域》二年級第六冊,教育出版社)

除了蔣麗芸和楊岳橋猜中出題意向,而填上中國內地,其他議員按實際觀察回答「日本」或「台灣」。(答案:中國內地)

是次測驗獲九分,屬第二高分的楊岳橋坦言,不少答案「為攞分而攞分」。身為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的蔣麗芸取得十分奪冠,她認為答對題目,並不等同愛國:「真是(發自)內心的國民身份認同,我覺得更重要。」

回歸二十年,教科書「洗腦」內容陰魂不散,內地遊學團愈來愈多,林鄭月娥更明言要從幼兒開始推廣國民身份認同。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更將「港獨」思潮,歸究於缺乏國民教育,直指反對國教等於「強逼青少年接受殖民主義洗腦,剝削他們認識祖國的權利」。但事實又是否如此?廿年的常識教育究竟教曉我們甚麼?

常識科1996年由社會、科學及健康教育合併而成,雖有教授中國地理、歷史及風俗,但並無劃分國民教育範疇,教學目標包括「尊重不同的意見和外國的文化傳統」。至1997年因應回歸,教育當局更新課程大綱,教學目標加入「認同和尊重祖國的文化傳統」,已經提倡不止尊重祖國,還必須認同。

2004年常識科改革,設立六大教學範疇,其中之一正是「國民身份認同和中華文化」。課程指引於2011年更新,學習重點包括「學生認同自己的國民身份並感到自豪」。翌年,教育局建議把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」獨立成科,甚至提出要評估學生的愛國情感,被批評為「洗腦教育」,惹起全城反國教,最終擱置計劃。

想了解課本如何透過片面內容,試圖培養國民認同,請留意另一集動新聞,拆解常識書有關文化大革命的偏頗做法。
象腥估LEE(啪啪啪...)
回覆
1 2 3 


返回主題版面